1、水龙吟·次韵章质夫杨花词作者:苏轼似花还似非花,也无人惜从教坠。
2、抛家傍路,思量却是,无情有思。
3、萦损柔肠,困酣娇眼,欲开还闭。
(相关资料图)
4、梦随风万里,寻郎去处,又还被、莺呼起。
5、不恨此花飞尽,恨西园、落红难缀。
6、晓来雨过,遗踪何在,一池萍碎。
7、春色三分,二分尘土,一分流水。
8、细看来,不是杨花,点点是离人泪。
9、赏析:这首词是苏轼婉约词中的经典之作。
10、词家一-向以咏物为难,张炎《词源》曰:“诗难于咏物,词为尤难。
11、体认稍真,则拘而不畅;模写差远,则晦而不明。
12、要须收纵联密,用事合题。
13、一段意思,全在结句,斯为绝妙。
14、”章质夫的柳花词已经以其摹写物态的精妙成为一时传诵的名作。
15、步韵填词,从形式到内容,必然受到原唱的约束和限制,尤其是在原唱已经达到很高的艺术水平的情况下,和韵要超越原唱实属不易。
16、苏轼却举重若轻,不仅写出了杨花的形、神,而且采用拟人的艺术手法,把咏物与写人巧妙地结合起来;将物性与人情毫无痕迹地融在一起, 真正做到了“借物以寓性情”,“即物即人,两不能别”。
17、全词写得声韵谐婉,情调幽怨缠绵。
18、反映了苏词婉约的-面。
19、此词- -出,赞誉不绝,名声很快超过章的原作,成为咏物词史上“压倒古今”的名作。
20、大凡诗词,“言气质,言神韵,不如言境界。
21、有境界,本也。
22、气质、神韵,末也。
23、有境界而二者随之。
24、”因此,只做到形神兼备还不够,必须做到“有境界”。
25、观章质夫的“原唱”,虽然描写细腻生动、气质神韵不凡、“潇洒喜人”,但终归是“织绣功夫”,“喜人”并不感人,因而较之“和词”在“境界”上就大为逊色。
26、苏东坡的“和词”“先乎情”,“以性灵语咏物,以沉著之笔达出”,不仅写了杨花的形、神,而且写景“言情”,在杨花里倾注了自己的深挚情感,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,达到了高超的艺术境界,从而获得了永恒的艺术生命。
27、扩展资料:译文:非常像花又好像不是花,无人怜惜任凭衰零坠地。
28、把它抛离在家乡路旁,细细思量仿佛又是无情,实际上则饱含深情。
29、受伤柔肠婉曲娇眼迷离,想要开放却又紧紧闭上。
30、蒙混随风把心上人寻觅,却又被黄莺儿无情叫起。
31、不恨这种花儿飘飞落尽,只是抱怨愤恨那个西园、满地落红枯萎难再重缀。
32、清晨雨后何处落花遗踪?飘入池中化成一池浮萍。
33、如果把春色姿容分三份,其中的二份化作了尘土,一份坠入流水了无踪影。
34、细看来那全不是杨花啊,是那离人晶莹的眼泪啊。
35、2、创作背景:这首咏物词约作于宋神宗元丰四年(1081年),时为苏轼因“乌台诗案”被贬谪居黄州的第二年。
36、章楶,是苏轼的同僚和好友。
37、苏轼的这一首是次韵之作。
38、依照别人词的原韵,作词答和,连次序也相同的叫“次韵”或“步韵”。
39、苏轼在一封给章质夫的信中说:“《柳花》词妙绝,使来者何以措词。
40、本不敢继作,又思公正柳花飞时出巡按,坐想四子,闭门愁断,故写其意,次韵一首寄云,亦告以不示人也。
41、”有人认为这首词作于哲宗元祐二年(1087年),时苏轼与章楶同在京城,交往频繁。
42、但信中提到章质夫“正柳花飞时”出任巡按,则与元丰四年(1081年)四月章出为荆湖北路提点刑狱的经历及季节特征相吻合。
43、故定为元丰四年更为妥当。
44、参考资料:百度百科-水龙吟·次韵章质夫杨花词【水龙吟 作者:苏轼】 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似花还似非花,也无人惜从教坠。
45、抛家傍路,思量却是,无情有思。
46、 萦损柔肠,困酣娇眼,欲开还闭。
47、梦随风万里,寻郎去处,又还被、莺呼起。
48、 不恨此花飞尽,恨西园、落红难缀。
49、晓来雨过,遗踪何在,一池萍碎。
50、 春色三分,二分尘土,一分流水。
51、细看来,不是杨花,点点是离人泪。
52、 赏析 苏东坡贬谪黄州时,其好友章质夫曾写《水龙吟》一首,内容是咏杨花的。
53、因为该词写的形神兼备、笔触细腻、轻灵生动,达到了相当高的艺术水平,因而受到当时文人的推崇赞誉,盛传一时。
54、苏东坡也很喜欢章质夫的《水龙吟》,并和了这首《水龙吟 . 次韵章质夫杨花词》寄给章质夫,还特意告诉他不要给别人看。
55、章质夫慧眼识珠,赞赏不已,也顾不得苏东坡的特意相告,赶快送给他人欣赏,才使得这首千古绝唱得以传世。
56、 这首词的上阕主要写杨花的飘忽不定的际遇和不即不离的神态。
57、 “似花还似非花,也无人惜从教坠。
58、”开头一韵,非同反响,道出了杨花的性质和际遇。
59、“似花还似非花”:杨花即柳絮。
60、看着柳絮像花又毕竟不是花。
61、艺术手法上显得很“抽象”,但仔细品味琢磨,这“抽象”超出了具体形象,一语道出了柳絮的性质。
62、这一句与欧阳修的“环滁皆山也”可谓异曲同工。
63、一般来讲,艺术要求用形象反映事物。
64、而苏东坡却“反其道而行之”,匠心独运,以“抽象”写出了非同反响的艺术效果。
65、因此,在艺术描写上,“抽象”有“抽象”的妙用。
66、“也无人惜从教坠”,则言其际遇之苦,没有人怜惜这像花又毕竟不是花的柳絮,只有任其坠落,随风而去。
67、“无人惜”是诗人言其飘零无着、不被人爱怜的际遇,也正说明了唯独诗人惜之。
68、一个“惜”字,实在是全篇之“眼”,妙不可言。
69、这首词是苏轼婉约词中的经典之作。
70、词家一向以咏物为难,张炎《词源》曰:“诗难于咏物,词为尤难。
71、体认稍真,则拘而不畅;模写差远,则晦而不明。
72、要须收纵联密,用事合题。
73、一段意思,全在结句,斯为绝妙。
74、”章质夫的柳花词已经以其摹写物态的精妙成为一时传诵的名作。
75、步韵填词,从形式到内容,必然受到原唱的约束和限制,尤其是在原唱已经达到很高的艺术水平的情况下,和韵要超越原唱实属不易。
76、苏轼却举重若轻,不仅写出了杨花的形、神,而且采用拟人的艺术手法,把咏物与写人巧妙地结合起来;将物性与人情毫无痕迹地融在一起,真正做到了“借物以寓性情”,“即物即人,两不能别”。
77、全词写得声韵谐婉,情调幽怨缠绵。
78、反映了苏词婉约的一面。
79、此词一出,赞誉不绝,名声很快超过章的原作,成为咏物词史上“压倒古今”的名作。
80、 大凡诗词,“言气质,言神韵,不如言境界。
81、有境界,本也。
82、气质、神韵,末也。
83、有境界而二者随之。
84、”因此,只做到形神兼备还不够,必须做到“有境界”。
85、观章质夫的“原唱”,虽然描写细腻生动、气质神韵不凡、“潇洒喜人”,但终归是“织绣功夫”,“喜人”并不感人,因而较之“和词”在“境界”上就大为逊色。
86、苏东坡的“和词”“先乎情”,“以性灵语咏物,以沉著之笔达出”,不仅写了杨花的形、神,而且写景“言情”,在杨花里倾注了自己的深挚情感,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,达到了高超的艺术境界,从而获得了永恒的艺术生命。
87、水龙吟【宋】苏轼次韵章质夫《杨花词》 似花还似非花,也无人惜从教坠①。
88、抛家傍路,思量却是,无情有思②。
89、萦损柔肠,困酣娇眼,欲开还闭。
90、 梦随风万里,寻郎去处,又还被莺呼起。
91、 不恨此花飞尽,恨西园、落红难缀③。
92、晓来雨过,遗踪何在,一池萍碎。
93、春色三分,二分尘土,一分流水。
94、 细看来,不是杨花,点点是离人泪。
95、〔析赏〕杨和柳同类、古今多杨柳合用。
96、 此词是写杨花的。
97、东坡以杨花代表春色,如今杨花纷纷飘落,三分春色,三分杨花,二分落在路旁尘土上,一分全落在水中央,是“春”已逝矣!惜春之词也。
本文到此分享完毕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
标签: